寒雨連江夜入吳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
洛陽親友如相問,圍墻護欄,一片冰心在玉壺。
譯文
冷雨連夜灑遍吳地江天,清晨送走你后,獨自面對著楚山離愁無限!
到了洛陽,如果洛陽親友問起我來,就請轉告他們,我的心依然像玉壺里的冰那樣晶瑩純潔!
注釋
芙蓉樓:芙蓉樓:原名西北樓,登臨可以俯瞰長江,遙望江北,在潤州(今江蘇省鎮江市)西北。據《元和郡縣志》卷二十六《江南道·潤州》丹陽:“晉王恭為刺史,改創西南樓名萬s樓,西北樓名芙蓉樓?!币徽f此處指黔陽(今湖南黔城)芙蓉樓。辛漸:詩人的一位朋友。
寒雨:秋冬時節的冷雨。連江:雨水與江面連成一片,形容雨很大。
吳:古代國名,這里泛指江蘇南部、浙江北部一帶。江蘇鎮江一帶為三國時吳國所屬。
平明:天亮的時候。
客:指作者的好友辛漸。
楚山:楚地的山。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帶,因為古代吳、楚先后統治過這里,所以吳、楚可以通稱。
孤:獨自,孤單一人。
洛陽:現位于河南省西部、黃河南岸。
冰心:比喻純潔的心。
玉壺:道教概念妙真道教義,專指自然無為虛無之心
此詞上片望月,既懷超宜興致,高接混茫,而又腳踏實地,工廠圍墻護欄,自具雅量。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:明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“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?!卑丫茊柼爝@一細節與屈原的《天問》和李白的《把酒問月》有相似之處。其問之迷、想之逸塵,確實有一種類似的精、氣、神貫注在里面。從創作動因上來說,屈原《天問》洋洋170余問的磅礴詩情,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澤、經歷陵陸,在楚先王廟及公卿祠堂仰見“圖畫天地山川”及“古賢圣行事”后“呵而問之”的(王逸《楚辭章句·天問序》)。
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。所以,《題西林壁》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,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。由于這種認識是深刻的,是符合客觀規律的,學校圍墻護欄,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,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。因此,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,思致渺遠,使人百讀不厭。一首小詩激起人們無限的回味和深思。所以,《題西林壁》不單單是詩人歌詠廬山的奇景偉觀,同時也是蘇軾以哲人的眼光從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認識。由于這種認識是深刻的,是符合客觀規律的,所以詩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給人以美感之外,又有深永的哲理啟人心智。因此,這首小詩格外來得含蓄蘊藉,思致渺遠,使人百讀不厭。